中國品牌重卡,在一直被歐日重卡壟斷的香港市場,有了破冰之旅。
6月1日,中國重汽在濟南舉行交車儀式,將首批300輛歐五重卡訂單的最后100輛HOWO-A7交付香港經(jīng)銷伙伴合德汽車公司。這次活動,是中國重卡的一次“里程碑事件”,它意味著中國制造重卡首次大批量進入香港地區(qū)。
香港重卡市場這塊“堅冰”,是如何被中國品牌所“溶解”的呢?
中國重汽歐五排放標準重卡發(fā)車
堡壘堅固的香港市場
香港卡車市場,向來以要求嚴格、排放苛刻而著稱。在這個銷量并不算大的市場上,目前嚴格實行了歐五排放標準,并幾乎全部被歐日重卡所壟斷。對于中國品牌而言,進入香港市場,與歐日重卡同臺競技,不僅意味著銷量和業(yè)績,但更意味著品牌與產(chǎn)品競爭力的全面提升。
2013年之前,在這個陸地面積只有1104平方公里的國際大都會城市中,已有11家國際重卡品牌躋身其中(包括奔馳、曼MAN、沃爾沃、達夫、斯堪尼亞、依維柯、雷諾等七家歐洲品牌,以及日野、五十鈴、UD日產(chǎn)柴、三菱等四家日本品牌)。在這個國際重卡的大舞臺上,中國重卡品牌幾乎只能算是“跑龍?zhí)?rdquo;的,僅有幾輛樣車在試運行。
“香港是個繁榮的自由港碼頭,物流很發(fā)達,牽引車每年的新車需求大約是600-700輛,10噸以上的新車需求大約為2200-2300輛。但是,在香港的11個重卡品牌中,卻沒有一個中國品牌。”香港大昌行集團旗下合德汽車公司董事及總經(jīng)理何建平坦言。由于香港客戶對車輛可靠性、舒適性等要求很高,且很多人對中國品牌存在不信任感,因此,中國重卡多年來始終都未能成功突圍該片區(qū)域。
轉機到來 “堅冰”溶解
轉機發(fā)生在2013年。
這一年里,通過中國重汽與大昌行連續(xù)幾年的努力,香港用戶開始逐漸接受重汽卡車。“去年我們成功通過了香港運輸署的嚴格審批和認證,實現(xiàn)了重汽車輛的少量導入。在最近三個月多時間里,我們拿到了超過200輛的重汽牽引車訂單,有100多輛已經(jīng)上牌并投入運營,還有一批客戶在急切地等待車輛的交付。”何建平告訴記者,“中國重汽SINOTRUK是歷史上第一個批量進入香港的中國品牌。”
他進一步補充說,經(jīng)過用戶一段時間的運行,重汽卡車的性能已經(jīng)得到了初步檢驗。“動力很強勁,車輛整體表現(xiàn)也基本能達到用戶要求”。
發(fā)往香港的重汽HOWO-A7重卡,搭載重汽12升420馬力歐五發(fā)動機
記者了解到,相比國外重卡,重汽的這批歐五重卡在價格上有很強的競爭力,它比日系車便宜20%,比歐洲車便宜50%。“歐洲車質量固然很好,但購買成本高,維修和配件也比較貴。要知道,這幾年經(jīng)濟不景氣,新車投資對一家運輸公司的競爭力和成本管理至關重要。”何建平表示,這恰恰為高性價比的中國重汽產(chǎn)品進入香港創(chuàng)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;
而另一方面,重汽引進的曼技術,又讓它的品質有了很好的保障——這一點,也正是代理德國曼商用車品牌的合德汽車所看中的。